每天介绍一所高校:东南大学
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:2025-05-19 04:47:59

百年文枢 至善东南——东南大学风华录
一、钟灵毓秀溯渊源

六朝松

东南大学肇始于1902年张之洞奏设的三江师范学堂,历经两江师范学堂、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时期,1921年国立东南大学成为中国最早的四所国立大学之一。1928年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,蜚声国际;1952年院系调整后,以原中央大学工学院为主体成立南京工学院,1988年复更名为东南大学,2000年合并南京铁道医学院、南京交通高等专科学校等院校,形成多学科融汇的办学格局(官网明确合并时间为2000年4月、5月分批次完成)。校训“止于至善”镌刻于四牌楼校区六朝松畔,见证百年学脉绵延。
二、经纬纵横定乾坤

四牌楼校区

九龙湖校区
作为教育部直属、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“双一流”A类建设高校,东南大学坐拥四牌楼(南京玄武区)、九龙湖(南京江宁区)、丁家桥(南京鼓楼区)三大主校区,以及无锡校区、苏州校区两大新兴科教高地(官网2023年新增苏州校区启用信息)。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8419人,其中本科生16900人,研究生21519人(含博士5554人);专任教师3325人,含两院院士16人(全职院士12人),欧洲科学院院士3人,国家级人才500余人,构建“高端师资—创新平台—产业转化”三位一体发展模式。
三、学科峰峦叠翠色
学校12个学科入选国家“双一流”建设名单,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获6A+(建筑学、土木工程、艺术学理论、生物医学工程、交通运输工程、电子科学与技术),工科实力稳居全国前五。1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%,其中工程学、计算机科学、材料科学跻身全球前1‰。拥有3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、5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,2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(含移动通信、毫米波、生物电子学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),年科研经费突破40亿元,在5G通信、数字建筑、智慧交通等领域引领技术革新。
四、群星璀璨耀苍穹

人才培养彰显“厚基础、重交叉”特色,2023届本科毕业生保研率达27.3%,深造比例超60%。校友星河中,闪耀着“东方居里夫人”吴健雄、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闵恩泽、国家卓越工程师张桂平、普利兹克奖得主王澍、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等杰出代表。现有院士导师工作室28个,院士牵头组建未来技术学院,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,近三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1项,居全国第三。
五、梧桐栖凤择英才
高考录取分数线彰显顶尖生源号召力:2023年在江苏省物理类录取线651分(全省前1500名),历史类613分(全省前600名);全国31省录取线平均超一本线120分,26省理科录取位次进入前1%。研究生报考热度持续攀升,2024年电子信息、建筑学等学科报录比达20:1,推免生中985/211高校生源占比85%。

VR智慧城市建模

李文正图书馆
这座以“科学名世、人才报国”为使命的学术殿堂,正以“强势工科、优势理科、精品文科、特色医科”为发展方略,在太赫兹通信、数字设计与制造、智慧城市等前沿领域开疆拓土。当大礼堂的穹顶与李文正图书馆的智慧之光交相辉映,东南大学始终以“止于至善”的攀登者姿态,续写着中国高等教育的璀璨华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