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> 院校百科 >

青海大学简介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5-05 05:03:59    



一:学校概况

211、双一流,青海省属,教育部、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建。位于青海省西宁市。



二:学校简史

1958年9月,青海工学院和青海农学院建立,它们是青海大学的前身。

1959年4月,青海农学院与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合并为青海农牧学院。

1960年11月,青海工学院与青海农牧学院、青海医学院、青海财经学院合并为青海大学。1961年9月,青海大学被撤销,恢复为青海农牧学院,工学院部分改设立为青海农牧学院农业机械系。1971年,恢复成包括工、农两大学科在内的青海工农学院。

1985年,经青海省政府决定,在青海工农学院的基础上扩建一所综合性的青海大学,并且得到了国家教育部的批准。

1988年1月4日,青海大学进行扩建、改制完成。学校的专业设置的主导思想是稳定农科,扩大工科,以工科、经济学科、农林学科和应用文科为主,向多学科、综合性方向发展。

1997年10月,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并入青海大学。

2001年1月,青海省农林科学院、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、青海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并入。

2001年,教育部实施“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”,清华大学对口支援青海大学。



2003年,青海大学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,打破了青海0硕士学位授予点的局面。

2004年1,青海医学院并入,组建成新的青海大学。并实现了省部共建。

2005年,成为国家211重点建设大学。

2011年,入选中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。2012年,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及全国14所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高校。

2017年,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。

2022年,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学科建设名单。



三:学科建设

67个本科专业,2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、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、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。



四:师资

双聘院士10人,双聘教授4人,青年项目1人,国家“杰出青年基金”获得者2人,入选国家“万人计划”、国家“百千万人才工程”、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”等国家级人才24人,享受“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”38人,获国家创新争先奖、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、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、中国侨界(创新人才)贡献奖、第三世界国家科学院全球唯一基础医学奖等19人。



五:报考注意

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,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%以内;未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,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%以内。

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的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或计划类型,若首轮投档后计划未完成,接收征集志愿投档考生。未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或计划类型,按生源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投档规则,我校优先录取第一志愿的考生,若第一志愿考生人数不足时,依次录取第二、第三……及征集志愿的考生。



普通类专业进档考生按照专业志愿清(志愿优先)的原则确定专业(含未实行平行志愿模式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)。当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均未被录取时,对服从专业调剂者,调剂到其未填报且学校未录满专业录取,对不服从专业调剂者,学校将予以退档。

在调档和专业分配时,承认各省(直辖市、自治区)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给予考生的政策性加分。

护理学专业不招收无志愿男生。

藏医学、藏药学专业只招收民族语言(藏语)考生;学校公共外语课仅具备开设大学英语和大学日语课程相关条件,请其他语种的考生谨慎报考。



学校按照大类招生的专业,学生进校经过一年至两年基础平台课程学习后,将结合本人在校学习成绩及专业志愿,按照各院系大类分流办法,在大类所涵盖的专业内进行分流。

普通专升本招生计划,按照青海省教育厅核定下达的计划执行,其中各专业20%的计划用于退役军人专项计划,退役军人免试文化课,按照在校期间成绩、服役期间表现和专业课测试成绩等情况,综合评定,择优录取。



六:优势专业

1:双一流学科

生态学

2:国家重点学科

内科学(高原医学)、作物遗传育种(培育)

3:第四轮学科评估

草学 B-

作物学 C、临床医学 C-



七:科研

藏药新药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青海大学分室、青藏高原特有草种资源开发及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

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、农业农村部青藏高原畜禽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

水利部江河源区生态治理与保护重点实验室、农业农村部高原冷水鱼养殖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(部省共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