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> 院校百科 >

贵州大学简介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6-04 06:09:07    



一:学校概况

211、双一流、国重点,贵州省直属,教育部、贵州省共建。位于贵州贵阳。



二:学校简史

1902年,设立贵州大学堂。

1904年,改为贵州高等学堂。1905年,改名贵州高等学堂预备科。1906年,改办为贵州师范学堂简易科。1909年,改办为贵州官立矿业中学堂。

1912年,官立矿业中学堂停办,师生和教学设备转入贵州省立农林学校。1916年,更名为贵州省立贵阳甲种农业学校。

1928年,成立省立贵州大学。



1931年1月,贵州大学被迫停办,其校址用于开办贵州省立贵阳高级中学。

1939年冬,贵州省第一届临时参议会上,提出了“设立贵州大学”以培养抗战建国人才的建议。

1940年1月,国民政府教育部审议,行政院通过,决定先设立国立贵州农工学院。

1942年5月,行政院决议成立国立贵州大学。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并入国立贵州大学。

1950年10月,按教育部规定,国立贵州大学改称贵州大学。1951年11月,毛泽东同志亲笔为贵州大学题写校名。



1952年,川北大学(农艺系)并入贵州大学。1953年,全国院系调整,贵州大学停办,将文理学院大部分并入贵阳师范学院,部分工科专业并入重庆大学,农学类并入西南农业大学,外文系调入四川大学,工学院各系调入云南大学,法学系调入西南政法学院,经济系调入西南财经学院,在其原址建立贵州农学院。

1958年,贵州大学恢复,并建立贵州工学院。

1997年,贵州农学院、贵州艺术高等专科学校、贵州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并入贵州大学。



2004年,贵州工业大学并入贵州大学。

同年贵州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签约共建贵州大学。

2005年,成为“211工程”重点建设高校。

2015年,贵州大学与贵州省人民医院签署协议合作举办贵州大学医学院。

2016年,与湄潭县人民政府共建贵州大学茶学院。

2017年,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。



三:学科建设

本科专业105个,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2个,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,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。



四:师资

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,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,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等国家级领军人才21人次,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“四个一批”人才等国家级青年人才41人次,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人,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5人,教育部科技委委员3人,教育部“新世纪优秀科技人才”8人。



五:报考注意

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,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%以内;未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,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%以内。

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的国家专项、地方专项计划。两项专项计划仅招收贵州省内实施区域考生,实行单独计划、单独录取,在提前批次结束后一本批次投档前投档录取。



少数民族预科班招生。仅招收贵州省、四川省少数民族考生,民族预科班为一年制预科,完成一年预科班学习,考试合格后,升转到相应专业进入本科阶段学习。

部分专业特殊要求:1、建筑学专业、城乡规划专业、园林专业要求具有一定美术基础,无色盲、色弱。2、旅游管理专业要求五官端正、无醒目疤痕,口齿清楚,无残疾。3.绘画、环境设计、雕塑、视觉传达与设计专业要求无色盲、色弱。



六:优势专业

1:双一流专业

植物保护

2:国家重点学科

农药学



3:第四轮学科评估

植物保护 B+、数学 B-、生物学 B-、机械工程 B-、软件工程 B-

法学 C+、材料科学与工程 C+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C+

生态学 C、电子科学与技术 C、土木工程 C、化学工程与技术 C、林学 C、公共管理 C

应用经济学 C-、物理学 C-、化学 C-、冶金工程 C-



七:科研

1:全国重点实验室

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、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



2: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(工程实验室)

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

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与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

喀斯特地区优势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

西南药食两用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

喀斯特山区植物资源利用与分子育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